本品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及根,多年生草本,生于山坡、田边、路旁,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马半根茎呈细长圆柱形,着生多数浅棕黄色细根和须根。茎圆柱形,直径2至3毫米,表面黄绿色,有细纵纹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央有白色髓,叶互生,叶片皱缩卷曲,多已碎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、椭圆形或披针表,被短毛,有的于枝顶可见头状花序,花淡紫色,或已结果。瘦果倒卵状长圆形、扁平、有毛。气微,味淡微涩。
孕妇慎服。
1治大便下血。马兰、荔枝草各30克,水煎服。
2治紫癜症,马兰、地锦草各15克,水煎服。
3治打伤出血。竹节草、旱莲草、松香、皂子叶为末,搽入刀口。
4治小便洒痛。鲜马兰30至60克,金丝草30克、土丁桂、胖大海各15克,水煎服。
马兰头味辛,性凉;归肝、胃、肺经;
具有凉血止血,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的功效;
主治吐血,衄血,崩漏,紫癜,创伤出血,黄疸,泻痢,水肿,淋浊,感冒,咳嗽,咽痛喉痹,痈肿痔疮,丹毒,小儿疳积。
马者,言物之大也。本品呆似兰而长大,故名马兰。《本草拾遗》曰:“马兰,生泽旁,如泽兰,气臭主。北人见其花呼为紫菊,以其花似菊而紫也。”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中,已列有春二月禁止采马兰和取小兽、鸟雏和鸟卵的律条,反映秦时采食者众多,已立法加以保护。现在仍然是民间春日常吃的野菜。
民间认为春天吃马兰,夏季可少生疮疖。四川民间还认为其可以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,见于《四川中药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