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樱子

金樱子

类别药食两用菜谱收录 7 种做法
别名刺头、倒挂金钩、黄茶瓶、刺榆子、刺梨子、金罂子、山石榴、山鸡头子、糖莺子、糖罐、刺橄榄、糖果
用量内服:煎汤,9至15克;或入丸、散;或熬膏。

金樱子相关菜谱

金樱子原料介绍

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。金樱子常绿攀援灌木,生于海拔100至1600米的向阳山野、田边、溪畔灌丛中。分布于华东、华南、西南及河南、陕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
10至11月间果实红熟时采摘。晾晒后谢谢桶内搅拌,擦去毛刺,再晒至全干。

金樱子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,呈倒卵形,长2至3.5厘米,直径1至2厘米。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,略具光泽,有多数刺毛脱落后的小突起;顶端宿存花萼盘状,中央有花柱基;基部渐细,残留果柄。质坚硬,纵切后可见花萼筒,内壁密生淡黄色光泽绒毛。瘦果数十粒,扁纺锤形,外被淡黄绒毛。气微,味甘微涩。

以个大、色红黄、有光泽、去净毛刺者为佳。

金樱子相克食材

金樱子 + 猪肝 身体不适详情»
金樱子 + 黄瓜 身体不适详情»

金樱子宜搭食材

金樱子 + 芡实 可涩精止带详情»

金樱子营养分析

金樱子果实风味独特,有蜂蜜味和幽香,其营养极丰富,内含糖(主要是果糖等还原糖)、柠檬酸、苹果酸、鞣质、维生素、20余种氨基酸,18种矿物元素以及树脂、皂甙等成份,尤以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。据测定,每100g鲜金樱子果肉含维生素C1009mg,含量仅次于刺梨,是鲜枣的2倍,弥猴桃的10倍,柑桔的30倍。其次,金樱子含有丰富的锌和硒,这两种元素为人体必需的具有特定保健和防癌功效的微量元素。

现代药理证明:金樱子果实口服既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,又能使肠粘膜收缩,分泌减少而止泻;金樱子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、痢疾杆菌及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

金樱子适用人群

有实火、邪热者禁服。

金樱子制作提示

1肾虚不固,遗精滑泄白浊者,可与芡实配伍。

2肺气不足,久病咳湍者,可与人参、五味子、蛤蚧配伍。

3血崩日久者,可与阿胶、三七及诸炭类药物配伍。

金樱子食疗作用

金樱子味酸涩、性平,归脾、肾、大肠、膀胱经;

质坚敛涩;具有固精缩尿,敛肺涩肠,固崩止带的功效;

主治遗精白浊,尿频遗尿,咳喘自汗,泻痢脱肛,崩漏带下,子宫脱垂。

金樱子相关内容

《纲目》云:“金樱花当作金罂,谓其子形如黄罂也。石榴、鸡头,皆象形。”按罂为小口大腹酒器,与金樱正相似。糖罐、糖果得,皆以形、味名之。

以上是金樱子的介绍
菜谱大全
食疗菜谱
食材大全